崔玉賢/文
出去旅遊拍到美麗的風景照,回家時迫不及待地想在大屏上跟家人分享,你的操作分幾步?先將手機照片導到雲盤,再從大屏設備上下載,或者手機與大屏設備實現互聯互通將照片傳過去。無論是哪個操作,都需要等待,那麼,怎麼可以實現零等待呢?
“通過安第斯智能雲自研的技術,我們就可以使得照片在手機上可以實時放在一個由CubeFS構造的雲盤中。這是手機存儲的一個擴展,可以實時寫入,實時備讀。家裡其他設備也可以實時讀取到安第斯智能雲的信息。未來還可以在雲上修改照片,或者生成一些3D化的構建等。”OPPO智能雲戰略負責人陳曉春破解了“零等待”的難題。
以上的雲上存儲案例僅僅是安第斯智能雲可實現的場景之一。依託雲端在存儲、計算與智能優勢,安第斯智能雲可以爲用戶帶來重構存儲體驗、增強智能服務、探索虛實融合三大體驗上的革新。換句話說,就是讓終端更智能。
隨着安第斯智能雲的發佈,OPPO三大底層技術(自研芯片、智慧跨端系統以及智能雲)版圖已經拼成。距離CEO陳明永所說的“成爲一家全球化的科技公司”又近了一步。
此時,OPPO爲何要上終端智能雲?
“每家公司都有各自的戰略選擇,也會有自己的考量。至少OPPO很堅定,雲對我們來說是必須要做的,必須幹好,而且要幹出特色。”OPPO數智工程事業部總裁劉海鋒在接受本站科技等媒體採訪時如此說道。
在今年的INNO DAY上,OPPO正式發佈了安第斯智能雲。作爲服務個人、家庭和開發者的泛終端智能雲,安第斯智能雲致力於“讓終端更智能”。其戰略目的是打造 OPPO 面向未來的智慧大腦和智慧服務平臺,通過端雲協同的算力、數據融合,讓終端更智能。在發佈會上,OPPO還宣佈了自建的數據中心進展。
可以看到,終端上雲對於OPPO來說並不是表面功夫,而是上升到了公司戰略層面,而且是長期戰略,是三大核心底層技術之一。
要知道,自建數據中心不僅費時而且動輒投資上億,耗資巨大,在經濟形勢相當嚴峻的當下,還願意拿出這麼多錢來建雲實屬不易。OPPO究竟是如何下定這樣的決心?做了怎樣的投入?對於終端用戶來說,能夠體驗到怎樣的雲服務?OPPO數智工程事業部總裁劉海鋒、OPPO大數據中心總經理鮑永成、OPPO IDC負責人唐虎,以及OPPO智能雲戰略負責人陳曉春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作了進一步闡釋。
“前些年(雲)不重要,用戶幾乎不需要。因爲做終端產品就是把硬件做好,體驗做好,用戶就會買單了。後來大家發現硬件都差不多,於是大家就在OS、UI軟件上下功夫。在硬件和終端軟件做到一定程度時,發現如果想持續推進產品的創新,持續讓用戶喜歡,就必須在技術上更往前走一步,向上往雲端延展。”劉海鋒表示。
具體爲何需要上雲呢?
5G時代,10倍級的帶寬速度提升、10倍級時延的下降,打開了越來越多的場景,使得智慧終端和雲之間的連接變得無縫、實時,使得自動駕駛等各種場景被激活,IoT等越來越多的終端接入進來,帶來了海量的數據。同時也會給整個平臺的應用帶來整體的AI智能升級。
“越來越多的終端去採集信息,使得我們在用戶的時間、空間維度中,對用戶的需求有更好的理解。這時候,我們的服務就會從以平臺爲中心變成以人爲中心。”陳曉春認爲。
無論是形態各異的設備還是海量的數據,以及以人爲中心的豐富場景,都對目前的終端提出了新的挑戰。
比如存儲層面,終端設備存儲空間有限,個人以及家庭對數據存儲備份、遷移傳輸要求高,需要更可靠的隱私安全保證;在智能體驗層面,多端、多場景導致AI體驗碎片化,多設備的一致性體驗較差;在算力層面,端側會受到成本、性能約束,如虛實融合等創新應用與服務難以落地。
“存儲、計算、連接、智能方面,用戶依然有未被滿足的需求,這就是安第斯智能雲在戰略上對原點的思考,我們需要去滿足用戶的這些痛點。”陳曉春提到了安第斯智能雲發佈的初心。
如何讓終端更有智慧?
據瞭解,早在3年前安第斯智能雲就已經立項,過去兩年OPPO一直在國內和海外構建數據中心,明年上半年開始將會陸續推出由安第斯賦能的產品。
OPPO爲何將終端雲起名安第斯智能雲呢,起名的邏輯是什麼?劉海鋒表示,安第斯是南美洲的山脈,是地球最長的一個山脈,也是亞馬遜河的發源地。因爲山脈很堅強,代表着一種非常堅實的平臺能力,OPPO希望這個平臺是非常堅實、非常厚重的。
11月20日长沙两大纯新盘齐下证 华发纯新盘认筹中
“此外,安第斯山脈是亞馬遜河的發源地,亞馬遜河又衝擊了平原,又有了一系列動植物的生態系統,所以也象徵一種服務的源頭,這也代表了OPPO希望能夠跟行業、開發者一起共創的願景。”劉海鋒提到了安第斯智能雲名字的由來。
對於消費者來說,可能更關心的是安第斯智能雲到底能夠帶來什麼服務,有什麼不一樣的體驗。據瞭解,安第斯智能雲提供的服務主要分三步實現。首先是存儲上雲,安第斯智能雲可以實現用戶的數據不用存在某一個具體設備上,可以放在雲上,通過任何設備都可以實時訪問,也是一種同步的機制。“所以第一步是存儲上雲,讓用戶的數據可以與設備解綁,隨人流動,隨時訪問。”陳曉春表示。
第二步是計算上雲。計算的本質是消彌終端之間的性能差異和算力瓶頸,從而實現體驗的創新。不同的終端比如有手機、有手錶,或者更小的智能終端,設備本身不方便運算很重的算力,也不方便很大的功耗,但用戶卻希望它們帶來的體驗是一樣的。
第三步是AI的融合。通過端雲協同的數據、算法、算力的融合,最終可以實現一雲多端的融合體驗,創新和AI的賦能。
聽起來很高大上,但對消費者來說有些晦澀難以理解。陳曉春舉了一個非常具體的案例。
安第斯智能雲希望通過5G技術解決端雲之間傳輸的問題,通過OPPO自研的技術CubeFS for Android,使得照片在手機上可以實時放在一個由按CubeFS構造的雲盤中。這是手機存儲的一個擴展,是實時的,實時備寫,實時備讀。這樣在家裡的其他設備上也可以實時讀到安第斯智能雲的信息。同時,OPPO也會通過各種優化的方式去解決用戶在連接中間可能存在的一些問題,使得用戶非常平滑地能夠同時寫、同時讀,方便和家人進行分享。
“未來還可以在雲上爲照片提供更多的工具,幫助用戶修改照片,或幫助用戶應用雲上的更大算力生成一些3D化的構建等,使用戶能夠體驗到更好的服務。”陳曉春表示。
據瞭解,爲了給終端用戶提供更好的雲服務,OPPO根據全球不同的區域特點,採取了不同的數據中心構建策略。
在國內,根據不同的區域進行了相應的數據中心佈局,比如華南地區的濱海灣數據中心,是OPPO第一個建設的數據中心;華北區域則是與合作方以租用的形式建設數據中心,但整個底層的算力資源都是OPPO建設,從而保證算力資源的可靠、穩定、綠色。
在海外方面,目前OPPO的數據中心在全球有八大區,覆蓋北美、歐亞、非洲等主要業務區域,主要跟大型的公有云廠商進行合作。
“可以理解爲我們是全球混合雲基礎架構,有的地方是自建的,有的地方是租合作伙伴的。”劉海鋒表示。
據悉,安第斯智能雲團隊經過三年的發展,已經擁有了超千人的團隊,有大數據平臺、AI產品和算法等方面的人才,分佈在深圳、北京、南京和成都等城市。
萬物互融的解題思路是什麼?
“安第斯智能雲作爲OPPO面向智能終端的行業雲,關注的重點是如何爲用戶提供更多智能、創新的體驗,而非與公有云競爭。”陳曉春表示。
安第斯智能雲是OPPO發佈的第三大核心底層技術。OPPO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陳明永曾表示,在萬物互融時代,必須通過關鍵技術解決關鍵問題。一個科技公司,如果沒有底層核心技術,就不可能有未來;而沒有底層核心技術的旗艦產品,更是空中樓閣。
因此,自2019年起,OPPO三年投入500億研發預算,在硬件、軟件和服務這三個技術領域,分別啓動了馬里亞納(自研芯片)、潘塔納爾(智慧跨端系統)和安第斯(智能雲)三大計劃來建立技術底座。
2021年12月份,OPPO發佈了首個自研芯片,馬里亞納X;2022年8月份,OPPO發佈了面向未來的智慧跨端系統潘塔納爾;2022年12月份,OPPO又發佈了安第斯智能雲,同日還發布了第二顆自研芯片馬里亞納Y。
至此,OPPO 三大核心技術版圖均已推出,版圖拼接完成。這意味着OPPO可以爲用戶提供“芯-端-雲”三位一體的服務,也就是OPPO提到的“芯雲一體,多端融合”的革命性體驗。
在“芯-端-雲”的協同上,馬里亞納通過底層芯片的方式增強用戶在終端上的體驗;潘塔納爾能夠增強用戶在互聯互通交互上的體驗;安第斯智能雲和OPPO其他的基礎技術融合起來,就可以解決用戶在服務分發方面的需求。
比如用戶到了某一位置,芯片會通過傳感器、空間的感知,精準地捕捉到用戶位置信息需求,基於用戶授權的安全信心,雲端進行用戶意圖的分析,從而可以告訴終端用戶此時此刻的需求是什麼。
那麼,這到底是怎樣一種革命性體驗呢?
52歲辣成這樣!金憓秀「傲人胸器藏不住」露出深溝 私照更兇猛上下都有亮點
比如,以前人們是走到哪兒設備就要帶到哪兒。現在人走在哪兒,數據和服務就隨人到哪兒,用戶可以在多個設備上隨時編輯內容,工作與創作從此不再受限。
再比如,以前人們出行,需要反覆打開訂票、打車、酒店等多個APP。現在,富有智慧的多終端,將會自己選擇在合適的時候、將合適的服務、通過合適的終端,主動推送給你。從人找服務,到服務找人。
“從最初用戶傳感位置信息的捕捉,到用戶的交互信息上雲,到在雲端做意圖判斷,服務組裝,下到終端,再到終端最終將服務判斷出來,推送給用戶這一整體過程,就形成了整個基礎的鏈條。這也是爲何OPPO非常篤定地在三大基礎技術上投入的原因。”陳曉春解釋道。
正如CEO陳明永所說,OPPO要成爲全球化的科技公司,未來的產品不僅僅只是手機,將是一套以人爲中心的智慧生活場景的解決方案,這就要求OPPO必須在底層硬件上有自己的能力。隨着三大底層技術的相繼推出,OPPO在一步步向“全球化的科技公司”靠近。